[paragraph]
最近看了几个关于反服贸的台湾电视节目,除了深感台湾民主的可贵外,也深深感到目前的整个台湾人才的匮乏,很多所谓知识分子和精英的思想的贫瘠。
台湾学生反服贸,从正面讲无非是不希望底层民众将来的生活受到冲击。当然内心当中害怕大陆的政治意识形态也是一大因素。而还有一个不能摆到台面上来的因素就是,个别学生领袖搏出位,博眼球,为了自己将来进入政坛考量,同时充当了台湾两党蓝绿斗争的火铳。[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当我们了解了反服贸的目的后,再来看学运反服贸的借口就更加可笑。
首先,如果不签服贸协议,接下来更重要的货贸协议,争端解决机制怎么签。你不和中国大陆签ecfa,东盟1+6其他国家会和台湾签吗,即使签了没有大陆点头能生效吗。
其次,如果退回服贸协定,短时间能是不可能再谈了。但是时间不等人啊,韩国和中国的自由贸易协定已经快要签署了。台湾人应该知道台湾的竞争对手是谁吧,我想这也是马英九着急过关的根本原因。
第三,如果台湾不过服贸,对大陆来说是没有关系的。但是对台湾来说,被排除在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之外,除了心理上的被边缘化,更重要的是台湾本土的实体企业为了增加竞争优势,会更大规模的投资东南亚,从本岛撤资,大量减少台湾本岛的就业机会。现在的学生运动最后其实是在自己给自己的脖子上下绳套,你以为反了服贸就能保障将来的就业机会,到最后只能发现这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第四,有些学生会拿出香港和澳门的现状做例子。但他们忽视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如果97年金融危机后,大陆不和香港签cepa,香港经济当时就完蛋了,大量的港人会失业,十几年之内是不会翻身的,哪还轮到他们现在来挑肥拣瘦。
第五,经济全球化以来,确实繁荣了世界经济,但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最突出的莫过于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但这不是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的问题,基本上全球都是如此。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通过税收和保障制度调整过于悬殊的贫富差距,是每个政府都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但是千万不要混淆了为了调贫富而进行制度建设,和为了不产生贫富差距而拒绝自由贸易,这两个问题的区别。[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所以对台湾来说,服贸协议如果签了能活,如果不签等死。但是签了会不会加剧贫富差距呢,我想台湾政府如果能够在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上有所动作的话,应该是可以控制的。如果学生搞学运,不如在这个问题上向政府施压,更加能够切中肯綮,而不是本末倒置地去反什么服贸。
发表首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