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意大利,当大家知道你是中国学生的时候,肯定会问你一些他们想要知道,或者是比较感兴趣的关于中国的话题,你遇到过吗?你是怎样回答这些问题的呢?
1. “吃猫吃狗吗?”
这个问题大多数来自智识水平不高(相当于初中教育阶段)的人。有独自思考能力的人一般就不会问出口了,甚至会反驳提出这个问题的人。举两个我们老师的栗子:
文史老师:咱们意大利人自己,在二战后的食物短缺时期,不也是连老鼠都吃么……(画外音:猫狗的肉不是明显比老鼠多多了?怎么可能会放过呢……)
法律老师:穆斯林还认为咱们吃猪是件不可接受的事呢……吃猫狗有什么大惊小怪?在人家看来不就跟咱吃猪吃牛一样普通。
另外他们觉得吃海蜇是件很奇怪的事,“水母也是能吃的吗”?而我有个同学真的去中餐馆试了一下,据说吃到嘴里只是口感比较新奇而已,别的似乎也没什么……
2. “会功夫吗?(添加动作与音效:吼吼哈哈嘿!)像李小龙那样的!!”
我承认欧洲人受Bruce Lee荼毒比较深……但实际上不得不说李小龙才是真功夫,说他是现代格斗技之父也不为过……建立了新的武术内在逻辑,形成了自己的流派……额,抱歉跑题了。
很想告诉他们,那个不叫“功夫”,叫“武术”……不过还是算了吧,考虑三秒之后怕麻烦地回答“我不会”。。(即使曾经真的有学过……=。=)
【插播:建议大伙没事打打太极。真的很不错。比跑步、瑜伽好了不是一星半点,是除了游泳和五禽戏之外,太极是我个人最为推荐的活动。】
3. “我的名字中文怎么说?怎么写?怎么读?有什么意思?”(引申的还有“XXX用中文怎么说?”等等)
有时候感觉自己就像是在集市里摆摊卖字的落魄书生……可惜西方人由于名字大多来自圣经,其意无法通过音译表达出来。但值得欣慰的是音译过来的汉字本身也有其意,还能说道一二。
4. “你从哪来?”
如果回答“中国”,那么也有不少人会追问“中国哪?”
这时候我会考虑到意大利人贫乏的地理知识,回答“北京附近”。
话说我在高中阶段森森体会到了意大利孩子的地理知识水平有多低……
举个例子:
老师:(指着世界地图亚洲几国):tokyo是哪一国的首都?
学生:额……不知道……哦,是中国吧!
老师:(扶额)你们啊……
另外意大利人其他方面的知识也很够呛,譬如从没听说过沃尔玛。(话说作为法国的邻国,它有家乐福就够了。。)
5. “只有一个孩子?” “为什么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很少有人单独挑起这个话题,通常都有个引子,例如“你家有几个兄弟姐妹?”之类。
只能回答说“因为曾经有鼓励生育的政策,但后来为了控制人口膨胀,就只能实施计划生育的政策了……虽然不是非常好,但也没有更妥善的解决办法了不是?”
乐意多问两句的,我也会再回答“某些情况下也是允许生二孩的”,以及“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那么可以去国外生;而就算是在中国生下的,孩子又不能掐死,所以只要交了罚款就好了嘛。”
通常回答到这里,意大利人就会露出心满意足的微笑了。
“原来不是完全不可以生嘛。”
【注:有钱就能生!看看人家老谋子!!!】
6. “你是……日本人?”
由于家中某老人曾是日统时期的满洲里人,所以我倒真没那么介意被当作日本人呢……可惜咱真的不是。
“我是中国人。”
【注:我个人在虽然不很同意日本官方的一贯对华态度,但在民生方面对它却没什么特殊的厌恶情绪。拉面、Jump漫画、任天堂、索尼黑科技,甚至Nissan,这些都是我的心头好…】
7. “你是在意大利出生的?中国人?还是混血??”
意大利语说得好是先决条件,但我第一次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还只是个半吊子……(后来明白了其实“无外地口音”才是别人认同你语言好的关键……)
“不,我是中国出生的中国人……”
有段时间经常听见类似问题。再后来反而听不见了,只是在火车站或者火车上时不时地有人(意大利人)跟我询问车次或者问路……
我说你们都不考虑一下就用意大利语跟一个外国人搭话了吗!?
8. “你信佛?” “你们国家也有信主的人吗?”
意大利是天主教的中心(想想梵蒂冈就在罗马城里吧),而且天主教也曾经意大利的国教(我前不久才知道他们的法律也是70年代以后才允许离婚的……因为天主教的规定是一夫一妻一生一世哟……最近欧盟各国都掀起“同性恋婚姻法”的立法热潮,只有意大利果断地一句话“我们不同意” =。=),尽管现在已经废除国教制度,但宗教情节仍然很深,所以他们的人民也会比较关心别人信什么。
我只能说“中国人大多数信佛或者信道,有些人信伊斯兰教,但也有一些人是新教派的,所以应该也有少数人是天主教派的吧”。
【插播:其实他们并不是真的关心你有什么信仰,而是无论你信什么,都请撇一点关注给我的天主吧……尽管一般人不可能会这么做(而且他们的年轻人也基本不信那套说教)。】
9. “你数学这么好,怎么不去学数学?”
被老师这么问过好几次。
但问题是,“我不喜欢数学啊!”
【另:在后来的工作经验中发现,中国的孩子无论是几岁,都在数学方面表现出意大利孩子无法匹敌的强大能力(心算方面尤其突出),而且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也很强,但文史方面普遍很弱。我觉得这值得重视一下。】
10. “中国有汽车吗?”“你怎么来意大利的?坐飞机吗?”
这是单纯的NC问题,我只被问过一两次。
但意大利人对于中国政治和经济的状况,真有不少人就停留在Mao时代——就像中国也有不少人对意大利的印象(非经济方面)就停留在墨索里尼时代了。
hbf
奋大官方团队
发表于:2015-02-110楼
IP属地: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