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所谓的免费测粉点击进去之后会弹出授权码,用户点击之后能够对网页登陆进行授权,而一旦用户授权,微信号便会被利用,向好友发送公众号名片信息。不少公众号以此增加粉丝。“今天被清了,你也清清吧,不清不知道,一清吓一跳,需要清理也可以加某某微信。”
朋友圈里好久不说话的朋友有时会以这样的方式怒刷存在感。
在不少“机器人代清僵尸粉”的帮助下,你清掉的可能不是朋友,加上的却是隐忧。
“清粉”陷阱
如今,微信已经逐渐成为人们重要的社交方式之一。微信与海外版WeChat合并月活跃账户达到了8.89亿,超过QQ月活跃账户8.69亿。
企鹅智库显示,超过九成微信用户保持每天的使用频率,半数用户每天使用微信超过1小时,61.4%的用户每次打开微信必刷“朋友圈”。
在如此高频次使用下,微信也成为了不少商家瞄准的战场。伴随微商群体扩大,“清粉”“刷粉”软件也逐渐形成产业链,给个人用户带来了信息泄露的风险。
“清粉主要有三种形式,要不就是真的在帮用户清粉,这应该是大部分企业一开始的初衷;第二种就是反向吸粉,实际上是帮开发者做营销推广;第三种比较恶劣的有可能通过在别的地方登录操纵用户账号。”
点击这些信息,会发现大部分所谓的清粉功能只是一个陷阱。
不少所谓的免费测粉点击进去之后会弹出授权码,用户点击之后能够对网页登陆进行授权,而一旦用户授权,微信号便会被利用,向好友发送公众号名片信息。不少公众号以此增加粉丝。
“大部分用于吸粉的软件在用户授权后,商家就能获得用户头衔昵称等个人信息,很多商家利用这个帮助平台增加粉丝数量。”
清理好友:在陌生人面前裸奔添加过对方之后,对方会发来一个二维码,就是下图的样子。
【“清理僵尸粉”服务发来的二维码】
而这个二维码不是别的,正是登陆网页版微信的二维码。扫码之后,出现了以下画面“网页版微信确认登录”。很多人并不会意识到这个二维码背后的“大坑”,下意识选择了“登陆”。
对方的好友清理服务就此展开。
说来简单,所谓“清理”就是自动给所有的联系人发送一条信息,根据微信的规则,如果对方将你删除,将会返回“对方还不是好友”的提示。根据这个提示,就可以把删掉你的人清理出你的联系人。
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在这些动作的背后,对方需要完整地登陆你的网页版微信。
使用过网页版微信/客户端微信的童鞋们都知道,一旦登陆,所有在手机上发送的消息,都会被同步到网页版上;反过来,从网页版微信,也可以真实地发送消息给所有联系人。
为了清理好友,却把对微信的控制权完整地交给了网线另一端的陌生人,这无异于为了让别人挠痒而脱得一丝不挂。
原本,这种服务可能仅仅是单纯的清理好友。但是随着商业利益越来越凸显,“清理好友”业务变得不那么纯洁了。
发表首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