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汇率:1欧元= 8.306268元人民币

  • 东山晓鲁|“链”出新动能③:是什么,撬动这座盛产“冠军企业”的城市进阶发展

    海外网 发表于:2024-07-31 赞一个(0) 收藏     分享到朋友圈     0 1277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30日讯 提到滨州,有很多关键词。它是山东省工业强市、拥有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它盛产“冠军企业”,53项产品产量或市场占有率列全球或全国第一位,其中15项产品列全球第一位;它新动能强劲,2023年全市“四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8%以上、保持全省领先……

    滨州市委书记宋永祥在年初召开的滨州市第七届资本对接大会上表示,滨州的经济活力越来越足、发展潜力越来越大、投资吸引力越来越强。

    如果说滨州的产业链迎来蓬勃生机,那么资金链无疑是其发展进阶之路的助燃剂。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四链融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其中,资金链作为联结和贯通经济活动的“主动脉”,是驱动创新链、支撑产业链、塑造人才链的关键要素。

    近年来,滨州推动创新要素、政策措施、工作力量集成整合,加快形成“企业+科技+资本”互动共融的良性格局。截至去年底,全市普惠金融重点领域贷款余额增长27.2%,列山东省第3位;新增存贷比达到104.8%,列山东省第4位;入选了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滨州积累的金融资源优势,正被转化成撬动城市质量发展的杠杆。

    增强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利于助力科技创新蓬勃发展。事实上,包括滨州在内的山东各地着眼于资金链这条“核心链”,加力完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围绕“产业链+创新链”部署资金链,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给养。特别是近年来,山东将科技金融作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建立了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撑。2023年以来,全省共落实科技成果转化贷款省级风险补偿1700余万元,累计撬动贷款360多亿元。为激励更多企业强化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引进更多金融投资机构、行业部门参与科技项目遴选,山东不断完善科技项目评价机制、“165”科技金融生态体系,构建科技金融良好生态。

    数据与“观感”相符,山东推动资金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加速推进科创企业孵化和创新成果转化,催生出更多的新技术、新产业、新商业模式。在山东潍坊,潍柴动力近10年来在发动机研发上投入超过300亿元,全球研发人员达到1.3万名,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迈向世界一流水平;在山东淄博,齐鲁储能谷创新实施“专业运营主体+创新平台+产业基金+N服务”的运行模式,以储能为核心产业,聚合打通电池、光伏、海上风电上下游产业,形成了国内最长、最齐全、最高端的储能、光伏及风电产业链条;在山东滨州,当地连续多年举办银企对接会、资本对接大会汇聚金融资本力量,加快形成“企业+科技+资本”互动共融的良性格局,全市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健康等新兴产业发展日新月异……

    这些成长于山东各地的鲜活案例,让人们得以深刻感受到,构建四链融合新优势,资金链的稳健运作是关键所在。就在本月初,《山东创业投资发展奖补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印发,21条细则同向发力、形成合力,进一步引导创业投资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对新设立或新迁入创业投资机构落户进行奖励、支持创业投资机构投早投小、机构投资失败最高可享600万元风险补贴……一条条有温度、有力度的举措,着眼于科技创新全链条、满足企业个性化金融需求、打造科技金融对接平台等重点工作,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质量发展的需求在哪里,改革就要跟进到哪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最新提出,要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山东着力构建“产业+科技+资金+人才”的新型产业生态圈体系,一系列探索连点成面、积厚成势,一定能不断开创全省经济质量发展新局面。

    闪电新闻记者 贺晓菲  报道


    来源:海外
    版权声明 凡标明奋斗在意大利编译的文章,均为奋大独家编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快速回复

    高级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入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