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汇率:1欧元= 8.299794元人民币

  • 昔日盐碱地 飘来稻花香

    海外网 发表于:2024-08-24 赞一个(0) 收藏     分享到朋友圈     0 1235

    吉林大安龙沼镇龙海灌片03片区盐碱地,水稻摇曳生姿,荡起万顷碧波。
      郭 晨摄

    工作人员在吉林大安龙沼镇龙海灌片03片区为稻田补水。
      新华社记者 才 扬摄

    技术人员在吉林大安龙沼镇龙海灌片育苗基地向育苗专家请教学习
      郭 晨摄

    中化环境大安盐碱地综合治理项目成员周海燕博士在吉林大安乐胜乡盐碱地旱田地块试验田查看燕麦生长情况。
      新华社记者 才 扬摄

    工作人员在吉林大安乐胜乡盐碱地旱田地块上同农机操作员一起为条播机固定滴灌带。
      新华社记者 李 贺摄

    吉林大安龙沼镇龙海灌片03片区,插秧较晚的田块(左)与插秧较早的田块(右)形成鲜明对比。
      郭 晨摄

    吉林大安龙沼镇龙海灌片03片区盐碱地泡田洗盐。
      郭 晨摄

    中国是盐碱地大国,盐碱地面积排名世界第三。其中,松嫩平原西部是世界三大片苏打盐碱土集中分布区域之一,盐碱地面积超过4500万亩,重度盐碱化土地占盐碱土总面积超过43.7%。盐碱地既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也是潜力巨大的耕地后备资源

    在吉林省西部的嫩江湾畔,有这么一群活力满满的年轻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别看平均年龄不到30岁,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梦想——让荒凉盐碱地披上绿色新衣裳。自2022年起,中化环境控股有限公司组织起来的这支队伍就开始对吉林白城大安市辖区内的盐碱地进行大面积提升改造。他们遵循水盐运动规律,开挖田间排水沟排涝脱盐、灌水洗盐,将土壤盐分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然后,通过施用生物基、硅基改良材料并种植耐盐碱作物等方式持续改善盐碱地的土壤质量

    不仅如此,这些年轻的“新农人”还积极筛选耐盐碱作物品种,配套农艺、以种适地,给出让盐碱地焕发生机的综合解决方案。经过两年多的辛勤耕耘,曾经大片的盐碱地如今已是水渠交错、稻田连片。截至目前,这群年轻人在大安市参与建设的水田示范基地规模达4.1万亩,旱田示范基地规模达3.6万亩。大家手把青秧插满田,把希望播种在盐碱滩,为中国盐碱地治理和综合利用贡献力量。(本报记者  王俊岭整理)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8月24日   第 08 版)


    来源:海外
    版权声明 凡标明奋斗在意大利编译的文章,均为奋大独家编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快速回复

    高级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入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