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汇率:1欧元= 8.332395元人民币

  • 玉麦焕新颜

    海外网 发表于:2024-10-29 赞一个(0) 收藏     分享到朋友圈     0 1836

    新华社拉萨10月28日电 西藏山南市玉麦乡,一度是一家三口撑起的“三人乡”,桑杰曲巴老人女儿卓嘎、央宗几十年在此为国守边。

    如今,记者走进玉麦乡,看到家家户户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和来往忙碌的行人车辆,深切感受到这座边陲小城旅游业发展、居民生活条件改善的脚步。玉麦,已焕新颜。

    格桑卓玛是玉麦乡纽林塘村的村民。干净整洁的院落、温暖的阳光房、精心打理的花草,处处凸显着她对家的用心。“守边固边,我感觉很自豪,如今家里的条件也在不断改善。”现在,格桑卓玛的女儿、女婿都在玉麦工作

    38岁的索朗卓嘎是当地一家藏式茶馆的老板。“茶馆是去年开的,今年又学了驾照、买了车,进货、接送孩子都方便多了。”索朗卓嘎满脸笑意地说。

    光顾茶馆的客人们,除了当地村民,还有不少是到玉麦来的游客。“这两年游客越来越多,今年以来,到玉麦旅游住宿的人员就超过了1800人。”玉麦乡党委书记胡学民介绍当地重点打造红色玉麦旅游线路,为了让村民收入多元化,同时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乡政府统一规划,帮助当地百姓装修民宿。

    10月14日拍摄的玉麦乡景象(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丁汀 摄

    “旺季每天晚上都满房,昨晚我还给邻居推荐了住不下的客人。”重庆江湖宾馆老板何宁说。2022年,何宁和丈夫来到玉麦,靠着勤劳肯干的劲儿,目前已成为玉麦乡最大民宿的老板。此外,还有来自湖南、四川的商户,也扎根玉麦,用辛勤的劳动,丰富着玉麦的服务业市场。

    在桑杰曲巴旧居门口,记者遇上了来自湖北的游客魏先生。已经退休的他激动地告诉记者:“之前在电视上看过桑杰曲巴老人带着女儿守边的事迹,非常感动,就想亲眼看一看玉麦到底什么样。”

    如今的玉麦,已经从当年的“三人乡”,发展成为拥有67户250多人的小康乡。越来越多人来到玉麦、留在玉麦。“玉麦也是我们的家”,是新“玉麦人”的真挚告白。

    1994年出生的旦增桑珠已经在玉麦工作了近10年。“一开始在乡里的小水电站工作,小水电站发电不稳定,夜里常要维护电力设施。那时只有我一个人,吃住都在水电站里。”旦增桑珠说,如今,玉麦乡有了稳定的供电,他也在玉麦娶了媳妇安了家,成了乡里的邮政快递员。

    “现在乡里的快递越来越多了,我的工作干劲也越来越高。”旦增桑珠说。

    10月15日拍摄的玉麦乡一景。 新华社记者丁汀 摄

    34岁的达娃玉珍是玉麦乡党委委员,每天穿梭在各家各户为群众服务,玉麦乡的变化她看在眼里。“现在通信信号全覆盖,还有人在家里做直播,商店里手机支付、群众网购都很方便。”达娃玉珍说。

    正在蔬菜大棚里劳动的陈志祥去年大学毕业后,主动选择到玉麦乡政府工作。新的视野、新的探索,让他对未来充满希望。“我要和玉麦乡的村民们一起,共同建设我们的家园,打造美丽旅游环境,向更好更美的生活迈进。”陈志祥说。

    越来越多的“新生力量”,在玉麦发光发热。他们深切感受着玉麦发展脉搏的同时,也将对祖国的热爱化为守边兴边的实际行动,在这片祖国边陲的土地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新华社记者吕星、吴思思)


    来源:海外
    版权声明 凡标明奋斗在意大利编译的文章,均为奋大独家编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快速回复

    高级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入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