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东部,一山两江,1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分布着216个边境村。
春节前夕,记者沿鸭绿江畔,来到临江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观察边境村的变与不变。灾后重建新房的炕头上和乡亲唠嗑,农村电商直播间里感受乡村振兴脉动,小年夜路过农家吃顿饺子……一路上感动着,记录着。
“改厕记”
走进临江市四道沟镇坡口村村民房玉凤家时,已近中午,从沈阳回家过年的儿媳妇正忙着做饭。面积不大的屋子里,既暖和又温馨。
客厅一侧是卫生间,地砖干净,墙砖洁白,抽水马桶、热水器、花洒、洗衣机,一应俱全,恍惚间让人忘记身处一个边境山村。
“自从改成室内卫生间,小孙子都愿意在老家多留几天了。”说起改厕,善谈的房玉凤很快打开了话匣子。
过去的坡口村,家家户户用室外旱厕,生活污水随处倒。前些年,村里开展人居环境改造提升工程,支持村民改造室内卫生间,60多岁的房玉凤第一个报名。
室内能上厕所,但排水问题又冒了出来。起初,房玉凤雇人在后院挖个深坑,砌上石井,但每次排水,尤其是用洗衣机时,她总担心“大坑会满”。
临江市大栗子街道望江村一名村干部查看蔬菜苗长势。新华社记者 宗巍 摄
春节期间,一场大雪落下,为大地盖上厚厚的被子,千里边境线,银装素裹。
再过几个月,春暖花开,这片土地又将绿意盎然。(记者 翟伟)
来源:海外网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