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至4月,正值候鸟迁徙的高峰期。岭南,有全球最繁忙的候鸟迁徙通道。在广州城央的海珠湿地,志愿者们正在海珠湖边的平台,用望远镜观察记录。
东方白鹳、褐柳莺、黄腰柳莺、北红尾鸲刚刚离开,又一批来自澳大利西亚、东南亚的黄眉姬鹟、白腹蓝鹟、鸲姬鹟、白眉鸫、紫寿带和冕柳莺等紧接而来,正在这里进行中途休息、补充能量,休整后再继续飞赴繁殖地。
4月15日,走过68个年头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下文简称“广交会”)将迎来第137届的正式开展。如同“候鸟”一般,来自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采购商翩翩而至,汇聚于此。
一期一会,共赴春日之约。
4月12日,第137届广交会开展前3天的广州南沙港汽车码头,在广州海关所属南沙海关监管下,400余辆国产出口商品车,在强飑线抵达、强对流云团将继续南压的强对流天气间隙间,鱼贯驶入靠泊码头的“丘比特领袖”号滚装船。
傍晚时分,巨轮缓缓离港,将这批汽车运往日本。“车到人到、即申即查”“船到人到、即靠即查”的高效监管方式,出口汽车到港可实现1小时内查验放行,节省了出口企业的时间成本。
整体外贸效率的提升对稳定和促进国际贸易有着深远影响。
四十多年前,“效率就是生命”的理念,仍在持续优化。今年前2个月,南沙海关监管经广州南沙口岸出口的含大型机械车在内的汽车超7.7万辆,同比增长64.1%,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海关总署最新发布,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连续8个季度超10万亿元。其中,出口6.13万亿元,增长6.9%;进口4.17万亿元,下降6%。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在地缘政治动荡、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多背景下,广交会仍是万商云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春意”格外珍贵,也更彰显出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诚意和决心。
信心比黄金重要。
面对霸凌关税,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不断释放,稳经济、稳外贸政策接续发力,以自身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不仅如此,今天的中国,在降低“进”的门槛、对接“高”的标准、提升“促”的水平、营造“优”的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主动与世界分享超大规模市场增长机遇。与会客商心中都有共识,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何以“韧性”?
质在创新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中国号”巨轮,穿越了无数的狂风骤雨,却始终稳健前行。无论是自然灾害的肆虐,还是外部环境的严峻挑战,中国都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韧性。
当前,世界经济正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尤其体现在贸易领域,产供链稳定受到了威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更广泛的“贸易战”将导致贸易壁垒增加,并据此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下调0.2个百分点至3.1%。但是与此同时,OECD也充分肯定中国经济政策提振效果,将中国经济增长率上调了0.1个百分点。
这“一升一降”体现出,国际社会看好中国经济,对中国发展前景的信心不断增强。
这份韧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支撑着国家在艰难险阻中砥砺奋进,不断迈向新的征程。
本届广交会上,首次在第一期增设服务机器人专区,集中展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最新成果,将带来包括具身机器人、商用服务机器人、教育娱乐机器人等在内的各类型产品,集中展示我国服务机器人最新发展成果和上下游产业链情况。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增长27%。而当下中国每两台工业机器人中,差不多就有一台是“广东造”。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工业机器人产量超24万台(套),同比增长31.2%,连续五年稳居全国第一,占全国市场总量的44%,可谓“半壁江山”。
连续五年稳居全国第一的背后,是广东深厚的制造业沉淀和不断创新的科技实力。
身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2024年广东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3.6%左右,研发人员数量、发明专利有效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均居全国首位,2024年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居全国第一。在2024年6月公布的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名单中,广东共有53项牵头或参与合作完成的成果获奖,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从一域观全国,我们有底气。
2024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升至第11位,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稳居全球第二;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46.3万家,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9万家,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达到26个、蝉联世界第一;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53.3%,更多专利走出实验室、进入产业链。
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位居全球首位,新能源汽车、光伏、轨道交通装备、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工程机械等领域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稀土、超硬材料及制品等领域资源和规模优势凸显,部分领域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取得长足进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全产业链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历史、现实、未来在这里交汇,迸发出穿越时空的最强音——强国之路,永在进行时。
东风浩荡,春天里的这片土地朝气蓬勃,气象万千。
(总台记者 郑澍 刘润泽)
来源:海外网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