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空中出租车”,不到半小时跨越长江;物流无人机穿梭于海南与广东两地,高效又便捷;电力铁塔周围,可自主充电的无人机正进行电力巡检……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正逐渐在人们生活中崭露头角。
得益于政策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等,低空经济取得显著进展。中国民航局发布数据预测,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5万亿元,低空经济正乘风而起。
1月18日,在湖南省常德市柳叶湖龙翔低空飞行营地,飞行员进行固定翼编队飞行表演。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作为新兴产业,低空经济并非短期风口。华国伟认为,通用航空是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处于培育阶段,面临着技术相对落后、市场较小、产业链成熟度低、空域开放程度和灵活性不足、飞行审批流程相对复杂、法规和标准体系仍存在部分空白等问题。在陈虎看来,续航和通信问题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两大关键挑战。
专家表示,我国低空经济在居民消费和工业应用领域快速发展,如何“飞得平稳”,需要关联其中的各行各业付出更多耐心和时间。当天空成为新的生产要素,低空经济或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一场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正悄然启幕。(海外网 陈伟栋)
快速回复